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

共鳴



這陣子自由慣了 , 只要沒特別事 , 就想帶著相機往外跑 , 拍些什麼 ? 其實自己也不清楚。有時自己會想個主題 , 透過鏡頭捕捉當下 , 回到家輸入電腦透過螢幕 , 找出最能感動自己的幾張 , 上傳到 flickr 分享給大家看。照片通常會進 Photoshop 稍作修飾 , 實非專業攝影人士 , 對於光圈快門色溫掌握還無法達到想要表達畫面的水準 , 所以還得繼續磨練磨練 ~

然而當使用過 flickr 一陣子後 , 慢慢發現原來回應文是很重要的一種交流習慣 , 而這方面的互動顯然外國人做的比較熱絡。之前我也只是貼些照片 , 逛逛世界各地上傳分享的攝影作品 , 實在高手如雲 , 見識不少感動的影像 , 後來我也開始試著回應這些好作品 , 給予肯定與讚美 ! 也加入社群 , 分享自己拍的影像 , 慢慢也開始出現少數的陌生人對我分享的影像做評論 , 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! 有互動的感覺 , 比較有前進的動力 ! 也有些社群以 Post 1 Award 5 的方式鼓勵大家多多互動 , 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。

對於拍攝的主題 ,  " 美 " 的人事物通常大家都會想將它捕捉下來 , 而成為美美的影像 , 真好看 ! 大家都愛美的畫面 , 美的記憶 。這也許歸咎於人類的天性 , 也歸咎於現實其實並沒有這麼美 , 所以對於有美感的影像 , 通常都會獲好評 ! 但這感覺要是過頭了 , 沒有靈魂的美 , 感動不了人的美 , 這樣的影像也是我想避免的 , 若主觀的意識 , 能與別人產生共鳴 , 其實是再好不過的了 ~

前陣子逛南國日和。晴的部落格時 , 看到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 , 他說 :「如果我們拍照都只是為了把原本就美麗的事物拍美,寫部落格也只是為了無病呻吟或炫燿自己,那就好像對著開花店的女人送玫瑰花一樣,對這世界沒有甚麼意義。」這句話真的當頭棒喝 ! 所以我也看了這部電影 『不能沒有你 』, 第一次看到有人籌錢拍電影 , 就只為了打抱不平 ! 主角的那句 『社會不公平啦』訴說的真實 !

的確啊 ~ 當一個人背著相機遊走於台北街頭巷尾 , 當自己慢下來 , 四周圍是快的如此離譜 , 電視傳來荒腔走板的新聞事件 , 弱勢獨居者默默的晚餐 , 天橋上流浪者的眼神 , 時下潮男潮女所關注的天大事 , 繁忙的城市 , 誨暗的街角 , 一幕幕不美卻足以感動人的畫面 , 我都靜靜看著 , 掙扎著 , 我能否將這樣不美的畫面也拍下來 , 卻能像那些美美的照片一樣感動人心 ? 我能否補捉住這樣的靈魂 , 並將自己所想呈現的一部分靈魂給這樣的畫面 ?所以我說若主觀的意識 , 能與別人產生共鳴 , 其實是再好不過的事了~

1 則留言:

俠之道 提到...

共鳴也有層次的高低呢!層次低的共鳴叫媚俗,層次高的共鳴也容易「和寡」,想來想去,好像還是能先感動自己最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