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

灰色地帶


明朗不起來 , 卻也黑暗不下去 , 所謂的灰色地帶,躊躇無法往前而滯留原地 , 平凡無奇毫無激情的遺忘之境。引擎陷入無動力狀態 , 寂靜不少 , 絲微風吹草動竟覺刺耳難耐 , 靜止於如此荒唐國度之中更顯格外礙眼 , 無法傳遞的訊息任由一字一句飄邈於虛幻空間直至黑暗將其吞噬。
不願承認眼前的景象是場無意義的追逐 , 一旦置身其中卻又不得不懷疑這一切的矛盾虛實。可否懷疑既有制度 , 破壞前方的軌跡 , 真正發掘無限的可能 。

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BUSINESS CARDS from MOO.COM

前陣子在flickr上看到一則關於影像輸出的廣告,可以將自己拍下的影像製作成名片、卡片 ! 50pic為單位,提供首次免費印刷的體驗服務,只需負擔運費3英鎊 ! 我就挑了之前拍的幾張還算滿意的照片線上訂購了這項服務 ! 用吃力的英文程度完成了幾個步驟,接著就等它漂洋過海寄到我家了~


收到國際郵寄包裹當下感動萬分 !

頗具巧思的包裝 !

影像下方黑色橫條是MOO的廣告,訂作時可以選擇去除,但是需要額外費用,這次體驗免費印刷且也不難看,所以選擇將它保留 !

正反兩面均有印刷,霧面質感還不錯 !


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麥田捕手


最近的閱讀量大增,我覺得多半原因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些問題,可是身邊卻沒有個人可以替你解決,並不是沒有人願意幫你,是連要解釋這個問題給人理解都沒輒,所以我試著從書中找答案。
『麥田捕手』這本書真的很要命 ! 我承認我是被它封面那斗大的六個字『他媽的這世界』所吸引了 ! 我並不認為髒話這語言存在這世界是多麼的不堪入耳、不堪入目,好像從小到大都會無意或有意的鑽進你耳裡,進而刺激你的腎上腺素 ! 這樣的世界會存在這樣的語言,再正常不過了 !
本書重點不在於叛逆的少年飆著髒話這件事上,如果你沒辦法忍受幾乎從頭至尾的憤世嫉俗與髒話連篇,那麼拜託你這輩子都別碰它 !
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,全球人口逼近70億,就有將近70億種理想世界 ! 若非對現實世界有所失望,理想世界是不會出現在我們意識裡的。若社會制約是一種標準,順從的人就貼著保守派、正常人的標籤;反之則貼上激進派、異常的標籤。這個世界受社會制約影響下,順從者眾,逆之者寥。而在相斥的情況下,小從不悅爭吵,大至殺戮戰爭 ! 在人類的世界裡,和平是種理想 ! 願世界和平是常見的口號 ! 但只要是人,似乎就永遠達不了真正和平的狀態。人是種複雜的生物,沒辦法完全的百分之百相互理解對方,這也是我ㄧ直以來覺得悶的問題之ㄧ。對大眾而言,所謂叛逆者的言行舉止是他們所沒辦法理解與認同的,嚴重者就群起攻擊詆毀之。而所謂叛逆者受到此待遇,嚴重者激動報復之。而一切參照準則全賴不能互相理解的人類制定之。以這樣的論點看這世界會發現這世界其實荒唐的很,所以我被『他媽的這世界!』六個字吸引了。
以霍爾頓的觀點而言,他最想當個麥田捕手,守備在那混帳懸崖前,捉住任何不知自己跑往何處的小孩子以防他們跌落那混帳懸崖 ! 小孩是人類還未受到社會制約的階段,就算有也還不深入,所以我很懷念以前小時候的那個我,那是無庸置疑的,就如同生命本身是種喜悅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這是任何人對自己存在的基本認知 !
從這本書被列為禁書與成為教材兩種相斥的狀況而言,也證明了這的確是他媽的世界 ! 總是充斥各種矛盾衝突 ! 然而 (人生還有什麼東西比〝然而〞這兩字更神秘,更奇妙的呢? ) 若能暫時跳脫制約,重新審視自己與其他人,我說真的,活著是種幸福,不要隨便任意傷害任何人,包括自己 !

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閱讀習慣


我記得我不是個喜歡看書的人,每次翻開密密麻麻的文字書本,翻沒幾頁就會將它丟在一邊,就算它有著精采的故事,也撐不過幾個章節。所以一本書總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將它讀完,而至於決定什麼時候再次翻開它接續上次所讀到的段落,真的是全憑感覺了。不過逛書店倒是蠻熱衷的,與其說喜歡書本,書店所營造的氣氛更是吸引我的地方。它不會像在圖書館那總是得輕聲細語,連腳步聲都不太敢過於放肆;他更不會像其他公眾場所過分的喧嘩煩躁。書店總會有股神奇的力量,可以瞬間讓我安定下來卻不會感到拘束。
而身處於這樣的環境,思緒真的可以變的很清晰,知道自己該做什麼,面對書本與自己對話,當下就會順從著自己的意識判斷,然後乖乖付錢將書本帶回家。
然而這也是悲慘的開始... 總是如此,屢試不爽,書本一離開書店,人一離開那氣氛,踏入外在誘因無所不在的現實環境裡之後,要再將它讀完可以說是遙遙無期了。
直到這陣子,讓我發現到這個問題之後,我竟然開始打從內心的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遺忘一段時間的書本上,越讀越發現以前看不懂的地方現在懂了,以前沒耐心看完的書也一本本看完了,漸漸的我不得不承認閱讀似乎變成習慣了。
雖說現在流行電子書,已發展到月付一定的金額就能下載觀看一些線上書籍,出門不用帶著厚重的書本,只要有個手機、PDA或筆電,就能透過螢幕看書,也許這是對於看書這文化的大改革,不僅能夠方便我們的生活,更能節能減碳做環保。但縱使它有這些優點,我還是比較喜歡文字印刷在紙張上,有味道有觸感有份量的書本。
先前計劃年底前看完那三本書,其實已經達成了,照此進度看來,年底前似乎可以看完好幾本書,今年我有了小小長進,我可以自己找到看書的氣氛一字一句耐心地看完書本。幹的好啊 !

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

黃金咖啡



地點 : 台北縣板橋市金門街339之1號 (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光顧品嚐啊 ~ )
話說為什麼要介紹起這間店來 ? 其實是有原因的。它的前身是一間位於我家巷口的超小型黃金咖啡烘焙達舖,雖然是位於馬路邊的店,不過真的挺不起眼的,主要客源為學生,所以碰上寒暑假可真的是苦哈哈了。因為離我家很近,時常下班都會順道帶杯半糖拿鐵回家,幾次下來很少跟老闆(Benson)攀談幾句,不過次數足以讓人留下些印象。(我是那個每次來幾乎都喝拿鐵的客人)

然後就在某一天的晚上,我在誠品站櫃的時候,突然發現這個咖啡店老闆正從我眼前晃過,彼此認出之後當下就開始閒聊起來,這時才得知他打算把店遷移到其他地方,新的店面會比較大,有室內與戶外座位 (原本的只能外帶)。乍聽之下,我第一個反應是,靠 ! 那以後不就無法嚐到楓糖可頌+拿鐵了...不過我還是贊成這項決定,畢竟沒有座位的咖啡烘焙坊,即使產品再怎麼好吃,沒有座位就是怪怪的,又不是行動咖啡車,況且有些行動咖啡車還提供座位呢 !後來我答應老闆幫他新的店面設計新LOGO招   牌,能幫自己喜歡喝的咖啡做設計其實蠻有趣的。




這是一開始的方向,打算從字體下手,當時的想法是希望它有質感、時尚、極簡。但欠缺親和力了,一般民眾沒辦法馬上聯想到他是咖啡烘焙店。




而這個對Benson而言覺得太普通了,並沒有特別感覺。




同時我也嘗試以圖像來設計,Benson希望能夠兼顧到烘焙而不要太強調咖啡飲料類,這個設計我著重在香氣這個元素,因為印象中店裡總是瀰漫著烤麵包的香味與咖啡的香味。但就LOGO而言,它其實不成熟 !




這個是許多咖啡業者慣用的圓形設計,原本我打算盡量避免這個造型,但考量到市場接受度與實用性,我用GOLDEN將圓一分為二,也代表著黃金咖啡是以烘焙和咖啡飲品為主的店鋪,一般民眾比較能輕易理解。但是這個LOGO還得再修改,Benson希望下面的咖啡豆能改成一杯咖啡,因為店裡沒有販售咖啡豆,這樣才不會讓客人誤解以為有賣豆子。




最後定案就是這個了,圖案敲定後,意外發現這個中文字體跟LOGO很搭,且很快取得與Benson的共識,於是新LOGO就這樣誕生了~




名片部份就出乎我意料之外了,原本以為LOGO算是比較困難的部分,困難的搞定了,名片就只剩排版問題罷了,也許是我低估了名片設計,前前後後經過四到五次的修改,最後終於取得共識。

10月9日正式開幕~歡迎光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