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點 : 台北縣板橋市金門街339之1號 (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光顧品嚐啊 ~ )
話說為什麼要介紹起這間店來 ? 其實是有原因的。它的前身是一間位於我家巷口的超小型黃金咖啡烘焙達舖,雖然是位於馬路邊的店,不過真的挺不起眼的,主要客源為學生,所以碰上寒暑假可真的是苦哈哈了。因為離我家很近,時常下班都會順道帶杯半糖拿鐵回家,幾次下來很少跟老闆(Benson)攀談幾句,不過次數足以讓人留下些印象。(我是那個每次來幾乎都喝拿鐵的客人)
然後就在某一天的晚上,我在誠品站櫃的時候,突然發現這個咖啡店老闆正從我眼前晃過,彼此認出之後當下就開始閒聊起來,這時才得知他打算把店遷移到其他地方,新的店面會比較大,有室內與戶外座位 (原本的只能外帶)。乍聽之下,我第一個反應是,靠 ! 那以後不就無法嚐到楓糖可頌+拿鐵了...不過我還是贊成這項決定,畢竟沒有座位的咖啡烘焙坊,即使產品再怎麼好吃,沒有座位就是怪怪的,又不是行動咖啡車,況且有些行動咖啡車還提供座位呢 !後來我答應老闆幫他新的店面設計新LOGO招 牌,能幫自己喜歡喝的咖啡做設計其實蠻有趣的。

這是一開始的方向,打算從字體下手,當時的想法是希望它有質感、時尚、極簡。但欠缺親和力了,一般民眾沒辦法馬上聯想到他是咖啡烘焙店。
而這個對Benson而言覺得太普通了,並沒有特別感覺。
同時我也嘗試以圖像來設計,Benson希望能夠兼顧到烘焙而不要太強調咖啡飲料類,這個設計我著重在香氣這個元素,因為印象中店裡總是瀰漫著烤麵包的香味與咖啡的香味。但就LOGO而言,它其實不成熟 !
這個是許多咖啡業者慣用的圓形設計,原本我打算盡量避免這個造型,但考量到市場接受度與實用性,我用GOLDEN將圓一分為二,也代表著黃金咖啡是以烘焙和咖啡飲品為主的店鋪,一般民眾比較能輕易理解。但是這個LOGO還得再修改,Benson希望下面的咖啡豆能改成一杯咖啡,因為店裡沒有販售咖啡豆,這樣才不會讓客人誤解以為有賣豆子。
最後定案就是這個了,圖案敲定後,意外發現這個中文字體跟LOGO很搭,且很快取得與Benson的共識,於是新LOGO就這樣誕生了~
名片部份就出乎我意料之外了,原本以為LOGO算是比較困難的部分,困難的搞定了,名片就只剩排版問題罷了,也許是我低估了名片設計,前前後後經過四到五次的修改,最後終於取得共識。
10月9日正式開幕~歡迎光臨~